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辦:上海市律師協會
編 輯:《上海律師》編輯部
編輯委員會主任:邵萬權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張鵬峰
廖明濤 黃寧寧
陸 胤 韓 璐
金冰一 聶衛東
徐宗新 曹志龍
屠 磊 唐 潔
潘 瑜
編 委 會:李華平 胡 婧
張逸瑞 趙亮波
王夏青 趙 秦
祝筱青 儲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閆 艷 應朝陽
陳志華 周 憶
徐巧月 翁冠星
黃培明 李維世
吳月琴 黃 東
曾 濤
主 編: 韓 璐
副 主 編:譚 芳 曹 頻
責任編輯:王鳳梅
攝影記者:曹申星
美術編輯:高春光
編 務:許 倩
編輯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號均瑤國際廣場 33 樓
電 話:021-64030000
傳 真:021-64185837
投稿郵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網上投稿系統:
http://www.aineast.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師協會網址(東方律師網)
www.aineast.com
上海市連續性內部資料準印證(K 第 272 號)
本刊所用圖片如未署名的,請作者與本刊編輯部聯系
心路·抉擇
1991年,結緣法律。為了學外貿,我放棄了保送復旦大學新聞系的機會,一心轉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卻因為成績拔尖,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招生老師“假公濟私”地招進了法律系。從此,與法律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6年,轉投律所。為了實現自己的律師夢,我放棄了第一份在北京外貿總公司待遇優厚的工作,毅然投身律師行業,加入了金杜律師事務所。
1999年,破格提拔。在經濟高速發展,非訴訟法律業務有巨大發展空間的大環境下,我憑借自己優異的表現,被破格提拔為金杜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金杜)的合伙人,成為金杜歷史上最年輕的合伙人之一。
2002年,委以重任。我被任命為金杜上海分所主任,我和我的同事們,憑借扎實的法律功底、良好的執業信譽和優質的法律服務,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業績新高,使金杜上海分所很快發展成為上海規模最大的律師事務所之一。
2005年,赴美留學。執業近10年,工作應付裕如,但缺乏挑戰性,為了實現自我突破,我放棄了當時已經非常成熟和穩定的客戶資源,遠赴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全美三大法學院之一)深造,獲得法學碩士學位,并順利獲得了美國紐約州的律師資格。
2007年,繼續深造。因為堅信,一個好的律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不斷開闊眼界。我又攻讀了長江商學院高級工商管理課程,獲得了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EMBA)。之后,又獲得香港注冊外國律師資格。
2010年,走出國門。我卸任上海分所主任職務,以金杜管理委員會成員的身份,積極推進整個金杜的國際化進程,因為我看到了中國律師走向國際舞臺的歷史機遇。
2012年,精誠團結。金杜律師事務所與澳大利亞最大的律師事務所之一Mallesons Stephen Jacques(萬盛國際律師事務所)結成緊密聯盟,我作為中方談判核心,親手促成了這個聯盟的實現。金杜向國際化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2013年,布局歐洲。在我的首先主導與全程推動下,金杜的國際化跨出了第二步,成功兼并了一家總部位于倫敦,在歐洲主要國家設立分支機構的國際大所SJ Berwin。
2014年,把握潮流。我成為了金杜國際聯盟全球執行委員會成員和中國及全球管理委員會成員。
2015年,放眼世界。為了實現我的“中國律師世界夢”,繼續執著前行。
事業·追求
做好律師業務、服務客戶需求,是律師的本職工作。自1996年執業以來,我一直潛心鉆研法律,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堅持專業服務和創新服務,承辦了大量中國乃至國際領先的非訴訟項目,得到了業界和客戶的好評。
執業近20年,我主辦了多個國有及民營企業境內外上市的重大項目和多個中國里程碑式的購并項目,如作為美國電報電話公司的中國法律顧問,參與了中國第一個電信合資項目;參與第一個中美合資保險項目的全程談判、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并負責起草全部的文本;代表世界著名的環境投資集團——法國威望迪參與了第一個中國公用事業管網開放合資項目;代表深圳水務集團重組參與了國內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水務并購交易案,以及世界最大的私募基金——凱雷集團投資太平洋保險、凱雷收購徐工集團、中信資本投資上海冠生園等等重大項目。
近幾年來,我參與的重大創新法律服務項目還包括:保險資金第一次通過境外架構收購海外房地產項目,保監會審批的第一個通過創新架構間接股權投資項目,青島政府投資機構參與SAAB汽車收購項目等。
憑借敏銳的市場直覺和對法律的扎實掌握,我一直走在國資國企改革法律服務的前沿。早在1996年,我就參與了江南造船廠等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項目。之后,我又陸續承辦了浦東自來水公司的國際招標引資項目(第一個中國公用事業管網開放合資項目),深圳五大國有企業集團國際招標和改制項目等重大項目。深圳五大國有企業集團國際招標和改制項目的成功經驗,被寫入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報告,成為國資國企改革的樣板。
2012年,我主辦的IHH Healthcare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上市項目,榮獲Finance Asia雜志“年度最佳首次公開募權”大獎,該項目是2012年全球第三大IPO項目。
2014年在中石化零售業務重組、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改制項目中,我代表投資人創新投資架構,順利完成項目。本項目中25家境內外投資者以現金共計人民幣1070億余元,認購中石化銷售公司29.99%的股權。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國資國企改革中最大的混合所有制改制項目。
由于對經濟領域特別是金融證券、私募基金等領域有較為獨到的理解,我還應邀參與了上海QFLP立法工作和自貿區條例的立法工作。
立足專業、積極推動中國現代法律服務業“走向世界”是我的執業理念,因為我始終堅信“現代法律服務業是中國經濟騰飛和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堅實保障”。
人生·夢想
自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動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一體化建設以來,給法律服務業和律師個人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而上海四個中心的建設,上海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又給作為現代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的上海法律服務業帶來了新機遇。而一直以來,我的夢想與追求就是要將我個人的智慧融入集體,帶領團隊一起打造中國律師業的民族品牌,拉近中國律師業與國際水平的距離。
因此,我在卸任上海分所主任之后,就以金杜管理委員會成員的身份,積極推進金杜國際化的進程,嘗試為中國法律服務業的國際化走一條新路。并在2011年成為了世界律師聯盟的亞洲區聯席主席。我的目標就是:為了中國企業能在全世界三十多個國家感受到本土化的服務,努力推進整個金杜的國際化進程,乃至中國現代法律服務業的國際化。
2012年3月,金杜成為中國第一家與普通法系國家領先的律師事務所結成緊密聯盟的中國律所。在此之前的一年多內,我作為中方談判核心,往返中國、澳洲與香港數十次,親手促成了這個聯盟的實現。
金杜與澳洲最大的事務所Mallesons緊密聯盟的結果是:我們創造了一個370名合伙人、1800名律師,年收入50億元人民幣,總部位于英美之外的最大律師事務所,更是全球唯一一家能提供中國、澳大利亞、香港與英國四個重要法域一站式服務的律師事務所。
2013年11月,在我的首先主導與全程推動下,金杜的國際化又順利跨出第二步,成功兼并了一家總部位于倫敦的歐洲大所。之所以我稱之為“兼并”,是因為他們的名字在合并后被抹去。這是全球法律業到現在為止,唯一一個因中國所主導而使外國所失去名字的經典案例。
這次動作的結果是:金杜成為一家有550名合伙人,2300名律師,31個全球分所,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大所,按照收入水平跨入全球第15名。
而我們一站式服務覆蓋的法域增加了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盧森堡和中東等地,這也是中國律師第一個在國際舞臺上成功立足的典范。“專注于建立亞洲通向世界、從世界聯通亞洲的法律服務網絡,服務全球客戶”,成為金杜發展的新使命。這也是我,實踐習大大提出的“中國夢”的個人貢獻。
責任·擔當
一個優秀的律師,一個優秀的中國律師,除了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外,還必須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飲水思源,我更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
因此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還擔任了眾多社會職務,包括市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委員、上海青聯常委等,利用自己的才學和專業知識,積極參政議政,關注國計民生,踐行著作為青年代表的社會責任。
懷著對“中國律師世界夢”的追求,我擔任了斯坦福大學(Stanford Law School)法學院亞洲戰略委員會委員一職,并在斯坦福大學設立了第一個專門研究中國法律的獎學金,因為我想讓更多的歐美學生了解和學習中國法律。我還擔任了華東政法大學碩士生導師,用我自己多年的執業經驗和人生感悟,引導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律師行業,走向世界。
由于工作的關系,我還是愛國愛港組織——香港華菁會的執行主席。在香港政改和反“占中”的活動中,積極領導華菁會的會員,做了大量的積極工作,獲得了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等各界的好評。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讓我們一起努力,在實現“中國律師世界夢”的道路上踏實前行。●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