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高清成人免费视频,日日碰日日摸,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免费观看在线黄色网,国产成人97精品免费看片,综合色在线视频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律師文化 >> 上海律師 >> 2024 >> 2024年第05期
《上海律師》編委會

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辦:上海市律師協會
編 輯:《上海律師》編輯部
編輯委員會主任:邵萬權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張鵬峰    

                  廖明濤  黃寧寧   

                  陸   胤   韓   璐  

                  金冰一   聶衛東    

                  徐宗新   曹志龍   

                  屠   磊    唐   潔     

                  潘   瑜           

編  委   會:李華平   胡   婧   

                  張逸瑞   趙亮波 
                  王夏青   趙   秦    

                  祝筱青   儲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閆   艷   應朝陽
                  陳志華   周   憶    

                  徐巧月   翁冠星 

                  黃培明   李維世   

                   吳月琴    黃   東

                  曾    濤
主       編: 韓   璐  
副  主  編:譚    芳  曹   頻    
責任編輯:王鳳梅  
攝影記者:曹申星  
美術編輯:高春光  
編       務:許 倩  

編輯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號均瑤國際廣場 33 樓
電 話:021-64030000
傳 真:021-64185837
投稿郵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網上投稿系統:
http://www.aineast.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師協會網址(東方律師網)
www.aineast.com
上海市連續性內部資料準印證(K 第 272 號)
本刊所用圖片如未署名的,請作者與本刊編輯部聯系


律所也能培養法學博士后?

上海首批三家入駐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律所談培養規劃

2024年第05期    閱讀 2,400 次

   人: 楊莉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賓: 謝飛 浦東新區司法局律工處處長 

顧功耘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吳迪 上海律協律師執業考核復查委員會、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管理考核復查委員會、懲戒復查委員會委員,上海中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金耀 上海律協規劃與規則委員會委員、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主任

文字整理:   

楊莉: 大家好,歡迎來到《上海律師》2024年第五期法律咖吧,我是本期咖吧的主持人楊莉律師。近日,“2024年首批浦東新區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科研項目榜單公布,其中包括35家單位的67個博士后科研項目。博士后科研項目設在律所在上海是首創,首批成為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入駐單位的律師事務所共三家,分別是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上海中聯律師事務所和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今天,我們邀請到浦東新區司法局律工處處長謝飛、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顧功耘律師、上海中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吳迪律師和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主任金耀律師,一起來聊聊律所入駐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的重要意義。浦東新區早就認識到了法治人才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戰略價值,浦東新區司法局推出法學博士后科研項目,推動律所成為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在于創新人才引進培養機制,這是從零到一的突破。首先,請謝處長談一談律所入駐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這項新政策出臺的背景、目的,以及在牽頭律所入駐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這項工作中,浦東新區司法局做了哪些工作?

謝飛:浦東新區推動律所入駐新區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這個項目最初于202310月提出,浦東新區組織部領導鼓勵區司法局大膽試點推動律所入駐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0231018日,浦東司法局主動邀請浦東人社局會商,并得到大力支持。202311月至12月,浦東司法局主動對接華東政法大學等高校,研究共同培養法學博士后的路徑。今年15日,浦東新區舉辦涉外法治人才高地啟動儀式。在該儀式上,區司法局牽頭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和浦東新區10家律師事務所達成法學博士后創新實踐項目的合作意向。今年1月至3月,浦東司法局密集組織調研,推進項目落地。根據前期調研情況,決定分批推動,首批推動準備工作比較充分的三家律師事務所申報。4月至6月,浦東司法局指派專人對博士后項目的選題、申報、評審全程予以指導推動。516日,浦東司法局陪同浦東人才服務中心對首批申報的三家律所進行實地考察,并對申報項目進行具體指導。530日,浦東人才服務中心組織召開專家評審會,首批三家律所申報的6個博士后科研項目一次性通過評審,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成績。726日,三家律所正式獲得浦東新區政府授牌,成為2024年度浦東新區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入駐單位,標志著浦東司法局引進培養高端法治人才機制從零到一的突破。目前,浦東司法局正在指導推動三家律所向海內外公開招聘優秀的法學博士畢業生來浦東揭榜掛帥,這是我們前期做的一些工作。在這里,我要非常感謝三家律所對這項工作的積極參與,讓這個項目終于有了初步的成效。

楊莉:感謝謝處長為我們作的背景解讀。浦東新區司法局在牽頭律所入駐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這項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貢獻,律所入駐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這一創新舉措可以進一步強化法治人才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為法治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接下來想請三位律師談談,在律所設立法學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對于吸引高端法律人才、建設國際法律服務中心、打造一流國際律師事務所有哪些幫助?

顧功耘:浦東新區司法局推動律所入駐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主要是考慮利用律所的資源培養高端法律人才,這在上海乃至全國可能都是走在最前面的創舉。我認為,律所培養博士后具有天然的優勢:第一,律師隊伍是重要的人才資源,在培養博士后方面,我們事務所的很多律師都可以成為博士后的合作老師,因為這些律師都具有豐富的法律實踐經驗。他們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經驗,與博士后合作開展研究對于培養人才是非常有利的。第二,作為律所,尤其像我們這樣的大所,擁有豐富的法律數據資源。現在錦天城每年受理的案件數量都在10萬件以上,包括眾多項目資源。從事務所層面來講,這些資源都有大量的數據積累在管理系統里;如果有博士后入駐,將這些資源利用起來,可以發現實踐中的一些問題,同時也能有大量數據作為研究支撐,這非常有利于得出科學的結論。第三,律所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博士后培養,浦東新區也給予了博士后培養配套的資金支持,作為直接受益方的事務所更應該舍得投入。

吳迪:律所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培養和人才儲備。當前,我們律所的法律業務越來越復雜和專業,對于律師的研究能力和學習能力的要求很高。以中聯上海辦公室為例,現在共有222名律師,碩博比例達到了80%以上,有10人擁有博士學位。我認為,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博士生在畢業后選擇做律師。我是2013年從華政博士畢業后直接做律師的,我覺得博士做律師,可以將自身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帶到律師日常工作中。例如,我現在在所內負責律所公眾號專業文章的審核和編輯工作,我把所內近10位博士律師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個專家審稿小組,至今已經運營三年,大大提高了律所專業文章的水準,對于律師展業及提高客戶服務質量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此外,我覺得擁有博士學術背景的律師代表著較好的與高校溝通的渠道,將來律所在人才招聘方面能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博士律師會為律所在人才引進方面帶來一些便利。

另外,有些博士會有一些海外訪學或求學經歷,這樣的背景會帶來一些海外資源,例如熟悉一些海外的教授和知名律所等,這對律所提供涉外法律服務也會有所助益。我認為,律所申報博士后項目,能夠吸引優秀的博士生加盟律所從事律師工作,對于律所人才引進、幫助律所走出去、提供涉外法律服務等方面都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金耀:德和衡秉持服務型、賦能型、規范型的律所建設目標,以及服務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市場化、專業化、團隊化、一體化的業務發展戰略。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作為首批專注于人文科學研究并成功入駐該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的律師事務所,不僅增加了基地的法學學科布局,也彰顯了浦東新區對于上海市三大先導產業創新創業發展及高端法律服務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入駐基地后,德和衡也將以此為契機,通過國際前瞻性研究課題和雄厚的科研實力,向國內外著名大學同時開展招募工作,積極吸引并培養更多優秀的國際化復合型法律人才,為建設國際法律服務中心、打造一流的國際律師事務所做好人才儲備。律所入駐浦東新區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項目,無論對于高端法律服務人才的吸引集聚還是國際一流律師事務所的培育,都是非常有效的舉措。

楊莉:我了解到,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博士生畢業后加入律師行業。以前關于博士后人才的新政大多側重于理工科領域,但是法治人才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特別是在知識產權保護、科技成果轉化、科創項目融資以及新興業態規制等方面,法學人才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想問問三位律師,律所這次申報的法學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科研項目主要聚焦哪些領域?

 

顧功耘:我們當時申報了三個課題,重點都聚焦于上海經濟金融專業方面的一些問題。今年先著手做兩個課題,其中一個涉及證券市場中介機構法律責任問題的研究。在證券市場內外,大家都非常關注這個問題,即中介機構在證券市場的發展過程中究竟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另外,他們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如涉及工作是否盡責、涉及他們和發行公司之間關系問題的處理等,都廣受關注。我們提出研究這個課題,主要是想了解國外在過去證券市場的發展過程中是如何處理這些問題的,我們想從中找到國外的一些比較公平合理的做法,將其介紹到國內來,借鑒人家比較先進的一些制度,促進我國證券市場的良性發展。另一個課題則涉及律師事務所的管理,我國律師制度和律師事務所的發展歷史還很短,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不過40余年。隨著律師事務所的規模不斷擴大,如何做好律所管理,實際上也是讓許多律所管理人員困惑的問題,大家都在探索,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們想通過對這個課題的研究,了解國外律所的發展過程,也希望借鑒一些成功的管理經驗。我認為,研究這個課題對于促進律師制度,尤其是律師事務所順利發展有很大意義。我們還希望通過招收博士后來研究這些問題,提出一些相應的對策和方案,使制度不斷完善。

吳迪:這次入選2024年首批浦東新區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的單位除了律所,更多的是科創型新興企業,包括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大數據、材料科學等。我們選的課題是《科技創新型企業及其創始人家庭的主要法律風險篩查和防控項目》。我們認為,這些博士后基地里更多的是科創型企業,它們在科研技術層面是最專業的;但是高新技術人才變成企業家后,可能會面臨一些關鍵的法律問題、簽署一些關鍵文件,甚至將來可能會面臨潛在的糾紛,此時他們就不再專業了。我們設置這個課題的初衷,就是想用法律人的專業幫助這些科創型企業的創始人更好地規避企業運營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的刑事、行政和民事風險。同時,很多企業創始人成功后,會面臨巨額的家庭財富分配和處置問題,若處理不好,將引發家庭矛盾和糾紛。如何事先做好股權的相關安排和事后爭議解決的處理,是科創型企業及創始人企業家的法律服務需求。

我們選擇這個課題,一方面可以支持科創型企業及其創始人合法合規發展,規避相關法律風險;另一方面能兼顧理論研究和實踐需求,避免產生純粹的理論研究。律所豐富的實戰案例可以為博士后研究提供大量科研素材,從而實現我們加入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的初衷,把優秀的、有志于從事律師工作的博士生從一名象牙塔里的理論研究人員培養成專業實務法律人士。

金耀:德和衡已經申報的兩個博士后研究課題分別是《集成電路行業全球貿易合規政策與實現路徑研究》和《境內集成電路企業資本運作現狀及策略研究》。2024年下半年,我們將補充申報博士后課題《集成電路企業商業秘密保護體系建設》。我們律所將密切跟進集成電路行業的發展趨勢,致力于集成電路產業和法學學科的交叉研究,發現新的法律問題及行業痛點難點,以期為浦東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的前沿性立法建言獻策,為集成電路企業的全球化發展提供更加專業、優質和高效的法律服務。我們將利用一流國際化律所的優勢,助力國家涉外法治建設,助力集成電路企業產品出海,為集成電路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戰略、集成電路企業海外公司的法律和合規風險管理保駕護航。具體而言,通過研究全球集成電路行業的貿易合規政策和中國企業的現狀,為完善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的貿易合規政策提供有益的建議和參考,助力提升中國集成電路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通過調研集成電路企業的并購和IPO現狀,結合中國境內資本市場規則的監管趨勢,研究得出境內集成電路企業并購和IPO的特點和趨勢,與境外集成電路企業的資本運作進行對比,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確定不同的資本運作策略。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法學博士后能夠協助科研團隊制定合理的知識產權保護策略,確保科研成果得到有效保護并順利轉化為實際應用。

楊莉:招到符合條件的法學博士后進入律所后,律所將如何安排他們的學習和工作,是否有全套培養計劃?請三位律師具體介紹一下。

 顧功耘:首先是從組織上做一些保證,針對如何培養招收的博士后,肯定要有一個集體決策的過程。第一步,我們成立了一個事務所管理小組,實際上是領導小組,將研究決定整個博士后培養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重大問題并進行處理安排。其次,在領導小組下面,我們正在組建一個博士后指導工作小組,接下來就是遴選事務所內部導師。外部導師是從高校中聘請,每招收一名博士后都應該聘請一位高校教授,同時在事務所里配備一位內部合作導師,共同開展培養工作。博士后在研究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與合作導師討論協商。另外,事務所也將通過領導小組研究解決博士后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包括他們的待遇、辦公場所等一系列相關條件。我們的下一步工作是由指導工作小組對已報名博士進行面試,篩選合適的博士進入事務所開展博士后研究。

吳迪:中聯和錦天城差不多,我們成立了中聯博士后工作小組并通過了一項工作計劃,細化了今后一年里的主要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后面準備聘請高校以及所內有相關能力的律師擔任博士后培養合作導師。中聯博士后培養合作導師組將負責博士后入站、日??己撕妥詈蟪稣?,制定相應的具體標準,參與考試、面試、進站、出站、答辯等。我們設想的博士后研究人員要和律所簽署正式勞動合同,繳納社保。根據人才交流中心負責人的介紹,我們可以招全日制博士后,也可以招兼職博士后。兼職博士后不簽署勞動合同,也無法繳納社保,不利于其成長;專職博士后則可以在律所繳納社保,可以和律協的執業實習有機結合起來。因為博士后的培養時間是兩年,在這兩年里,博士后研究人員正好可以申請實習。其間,如果他們能夠完成科研工作,順利出站,就能在出站前拿到正式的律師執業證。兩年間,我們設想培養的博士后要進業務團隊,開展日常的律師助理工作;一方面從事團隊業務,另一方面兼顧科研工作。對于能勝任基本律師助理工作的博士后,我們會優先留用,這樣銜接有利于其將來的成長。因此,我們將來對于博士后課題的結項要求可能比高校普通的博士后出站要求會低一點,不要求發表核心期刊論文和出版專著,我們會重點考察他們是否適合做律師。我們希望通過兩年的博士后科研項目研究以及日常實踐工作,把優秀的法學博士畢業生培養成具有一定業務能力的優秀青年律師。

金耀:我們律所擬在浦東新區人才服務中心的指導下,去浦東新區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已入駐企業走訪,學習先進的博士后培養經驗。律所人事部作為歸口管理部門,將根據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印發的《企業博士后工作管理暫行規定》,制定配套的律所博士后工作管理制度,為兼職博士后提供所內外雙導師、工資及補貼、福利待遇及豐富的學術文化和實務交流機會。博士后在站期間需完成開題報告、中期報告及出站報告,并根據所選課題發表相關學術論著、學術論文。我們博士后研究課題的特點是圍繞集成電路行業開展深入理論研究,入駐浦東新區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后,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將以此為契機,助力法學博士后成為復合型實踐法律人才;不僅為博士后日后成為專職或兼職律師做好知識儲備、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國家培養輸送急需的可以滿足集成電路行業需求的尖端法律人才。

楊莉:感謝三位律師的介紹。最后一個問題,在對法學博士后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律所如何與高校聯動,與高校以前傳統的自行培養相比有什么創新和優勢?

謝飛:制度設計上,在今年15日浦東新區舉辦的涉外法治人才高地啟動儀式上,每家律所和高校之間都形成了一對一的關系,我們只是進行了牽線搭橋。但這個關系并不是固定的,如果律所招收博士后之后想換一所合作高校,或者針對不同的博士后分別與不同的高校合作,只要有利于其推動這個項目,我覺得也是可以的,甚至可以不僅限于簽約項目里的高校。如果律所的資源不夠,需要我們牽線搭橋,我們也可以協調對接其他合適的高校。

顧功耘:律所與高校的合作,關鍵是找到能指導博士的教授,教授的專業要能與我們律所的研究項目對上號。如果我們有一個明確的課題,能找到最高水平的教授來指導這個課題的研究,我相信對于博士后的培養一定有很大幫助。剛才謝處長說得很對,我們不局限于與某一所高校的合作,因為可能我們要找的具有最高水平的導師不在當前的合作高校里。浦東新區司法局考慮到了這一點并采取了一種非常靈活的政策,我認為這是正確的。我們確實有這樣的想法,即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到各個高校中去尋找最高水平的教授進行指導,推動項目成功。比如,對于涉及律所管理的研究課題,我們招收的博士不一定是法科學生,也可能招管理學博士來與法學對接,進行學科交叉研究。如果我們要研究法律科技,就可能要招科技方面的人員,比如研究人工智能的博士。而我們的律師不可能對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作具體指導,所以我們要把研究人工智能的高校中最好的教授聘請過來指導我們的博士,這樣才能夠比較順利地開展科技和法律結合的研究??傊?,我認為要采取靈活的政策,尋找最優質的科研專家進行合作。

吳迪:因為我們律所和滬上一些知名高校的互動很多,比如在華政等高校設置了獎學金,和交大法學院等也有長期的互動合作;因此,我們希望發揮這方面的資源優勢,和滬上知名法學院的相關博士生導師建立聯系,聘請他們做博士后項目的特聘導師,共同輔助博士后的科研工作。我們三家律所先行先試,有靈活的政策匹配,對于高校的博士生導師來說也是一個機會,我覺得后續一定會產生合作。一旦律所和高校的人才培養產生交集,高校培養的博士后也可以到我們律所的博士后基地做兼職研究。我們有新穎的選題、一手的案例、具有豐富實務經驗的律師,這些都有助于法學博士后開展相關課題研究。

另一方面,據我所知,從明年開始,法律博士又會進入招聘日程。法律博士畢業后,也有資格來我們這里從事法學博士后研究。從三家律所的視角來看,我們潛在的培養對象以及后面博士后的培養事務還會更多。此外,相較于高校原來的培養模式,我們律所培養博士后可能會更偏重于實務和實踐。我們想為有志于從事律師工作的法學博士設立一個轉化機制,幫他們順利度過過渡期。我們可以借助中聯律所的全國平臺、高校的資源、浦東人才交流中心和浦東司法局大力的扶持政策,幫助優秀的法學博士生順利轉型成長為成功的專業律師。我覺得這是我們律所培養法學博士后的最大特色。

金耀:德和衡上海所的律師擁有國內外知名院校法學專業教育背景及法律職業培訓經歷,具備外國律師執業資格及注冊會計師、稅務師、經濟師、專利代理師等專業資格,有著豐富的跨國法律服務經驗。目前的執業律師中,博士學歷占比4%,碩士學歷占比55%,海外留學學歷占比13%,可以為法學博士后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科研經費及軟硬件科研條件。此外,德和衡設立了半導體與智能制造產業研究分院,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上,與復旦大學法學院、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共同組成教授導師團隊,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產學研用的融合發展。未來,我們律所將根據立項博士后研究課題,匹配與其專業相一致的導師,逐步擴大所內外導師隊伍。法學博士后在律所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法學前沿問題研究,不僅可以進一步提升法學理論水平,還能積累法律服務實務經驗,能夠迅速成為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務經驗的法律人才。

楊莉:今天大家討論得非常熱烈,三家律所作為第一批吃螃蟹者,起到了模范帶頭、先行先試的榜樣作用。未來,相信將有更多的律師事務所積極申報入駐浦東新區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并以此為平臺、以科研項目為抓手、以人才引育為導向,充分發揮博士后制度的優勢,聚焦高層次人才,推動浦東新區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感謝各位嘉賓參與本期法律咖吧的討論,由于時間和篇幅限制,本次僅就大家關注的一些重點問題進行探討,還有諸多熱點尚未闡述和顧及,希望今后有機會再邀請各位嘉賓繼續討論,再次感謝大家的參與和精彩評述。

 (本文內容根據錄音整理,系嘉賓個人觀點,整理時間:20241015日)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