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高清成人免费视频,日日碰日日摸,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免费观看在线黄色网,国产成人97精品免费看片,综合色在线视频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各區動態

各區動態

上海并購金融集聚區創新發展與風險防控法治論壇成功舉辦

來源:上海市律師協會     日期:2017-03-22     作者:普陀區律師工作委員會    閱讀:40,343次

        2017年3月16日,由普陀區司法局、普陀區金融辦和長風生態商務區管委辦聯合主辦、普陀區律師工作委員會和上海市律師協會并購重組業務委員會承辦的“上海并購金融集聚區創新發展與風險防控法治論壇”在上海并購博物館成功舉辦。普陀區副區長張偉、上海市律師協會會長俞衛鋒出席論壇并致辭。普陀區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文瑤,市司法局、市金融辦相關處室負責人,普陀區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領導小組部分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并購金融機構代表,普陀區律工委委員、律師事務所主任及律師代表共100余人參加論壇。

        論壇由博和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思維主持。


        張偉副區長對論壇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表示,上海并購金融集聚區經過三年的建設,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要素集聚度不斷提升,產出效應也已經顯現,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為龍頭的近200家并購金融機構相繼落戶集聚區,募集資金420億元,對外投資65億元。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以律師事務所為代表的中介服務機構的專業支撐。他提出,隨著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日益凸顯,并購交易活動中的風險防控問題也越來越被關注,這次專門舉辦法治論壇探討集聚區建設中的風險防控問題,非常有必要。他希望以這次論壇為契機,在法治軌道下進一步深化并購金融集聚區的建設,使之成為普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俞衛鋒會長在致辭中表示,三年前一同見證了并購金融集聚區的建立,今天在中國首家并購博物館召開法治論壇,非常高興,對論壇的舉辦表示感謝!律師在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中有三大作用,第一是助力經濟發展,第二是參與社會治理,第三是促進法治進步。并購是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政府的作用是搭建平臺,做深做強。在并購領域,律師并沒有滯后,相反更有優勢。律師參與并購金融活動,可以提高預見性,提高透明度,減少交易成本,經濟發展會更快。他指出,目前上海有陸家嘴法治論壇、外灘金融法治論壇、徐匯濱江法治論壇等三大法治論壇,認為普陀也可以與市律協開展深度合作,爭取創辦出上海第四大品牌的法治論壇。


        此次論壇分為上、下兩個半場進行。上半場為主題演講,由長江流域產權交易共同市場副秘書長、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會員管理部副總經理婁金洋、潤一律師事務所主任金冰一、天衍禾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汪東、朝華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徐培龍四位嘉賓分別以“國際國內并購概況和未來趨勢”、“上海并購金融集聚區配套法規及政策完善”、“發揮律師作用加強并購金融集聚區平臺上的產融對接”、“并購市場中的野蠻收購及其防范”為主題發表演講。


        婁金洋立足上海聯交所的發展與大家分享了國際國內并購概況和未來趨勢。


        他首先結合國際國內并購形勢,從交易品種、標的行業、項目地區、投資主體、運行質量等角度介紹了上海聯交所2016年市場運行情況。2016年,上海聯交所充分發揮產權市場作為資本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積極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推動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步伐,市場規模大幅持續增長,交易品種日趨豐富,市場化服務能級穩步提升,全國中心市場地位日益凸顯,繼續保持交投兩旺、規范高效的良好發展態勢。2016年,上海聯交所全年成交金額達到2567.96億元,同比增長50.12%。其次,介紹了上海聯交所積極服務上海四個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創新打造投融資服務、知識產權交易、體育產權交易、國際并購等專業平臺等做法。最后,結合產權市場的實踐,從平臺功能定位、交易特點、監管體制等方面介紹了上海聯交所風險防控的經驗。

        金冰一在演講中解讀了上海并購金融集聚區的配套政策。


        他首先介紹了與華東地區其他基金集聚區的稅收及財政扶持政策比較,重點分析了上海并購金融集聚區的主要優勢,主要包括區域位置、集聚區環境、辦公樓宇、金融并購企業群聚辦公優勢、專業團隊、專業服務優勢(產融對接)、與國家級高層次并購機構的對接等方面優勢。他建議,相關稅收政策及財政扶持政策,是否可以進一步爭取優惠,縮小與華東地區其他基金集聚區的政策優惠差距;繼續積極維護及做大做強上海并購金融集聚區品牌,凸顯上海并購金融集聚區品牌優勢。

        汪東就發揮律師作用加強并購金融集聚區平臺上的產融對接發表看法。


        對于基金而言,一般都會認為律師介紹的項目比較靠譜,參加律師組織的項目路演活動,收獲好的投資標的的效率會更高。對于律師而言,如果產融活動對接成功,可以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增強客戶粘性;還可以通過各類園區平臺尋找到新的優質法律服務項目,大大提高了開拓新客戶的效率。對于集聚區平臺而言,這種良性循環會促進更多實力基金和各類優質項目的集聚乃至落戶普陀,必將會大大促進集聚區的發展。律師參與產融對接的優勢:律師接觸廣泛,擁有大量的項目資源;律師所推薦的項目有不少是律師親自經辦的項目,已進行了盡職調查,容易得到基金的認可;律師與項目創業股東關系密切,可以給到基金關于創業團隊最理性和最感性的認知,便于基金更快地作出決策。更重要的是,律師應當發揮專業優勢,以資本市場豐富的金融證券業務,諸如IPO、并購資產重組、資產證券化等為抓手,與各并購要素展開合作,促進集聚區發展,實現共贏。

        徐培龍分三個層次就野蠻并購及應對策略的話題進行演講。


        首先,需厘清并購與野蠻并購的區別。并購的本質是控制權的謀求,其動因是托賓Q=公司的市場價值/資產重置成本,遵循的是協同效應理論。而野蠻并購則是通過獲得目標企業的控制權后對目標企業的資源榨取式掠奪,獲取短期套利。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其次,要尋找適合中國法制土壤的反并購措施。提出要以公司章程完善治理結構、借助外力集合股權優勢、增加收購成本、阻卻野蠻并購等為策略來尋求解決方案。第三,要堅持采取反并購措施的基本準則。即公司利益至上、反并購措施適度、抵御措施適當原則。

        下半場為圓桌對話,在萬聯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江衛的主持下,市金融辦穩定處錢瑾、市律協并購委委員陳楓、平易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總裁張邁、星瀚律師事務所主任衛新四位嘉賓圍繞并購金融活動中的風險防控體系構建的話題展開對話討論。


        張邁觀點:只有做大做強合法金融,才能有效防范非法金融。


        城鄉居民存款從1978年210億元,2010年30.33萬億,2016年150萬億,飛速增長,有效的渠道并不多,信托走掉18萬億,銀行理財26萬億,A股總市值50萬億,這些是主流的高于存款利率接近或超過實際通貨膨脹率的合法金融,因為不夠大,所以非法金融有了用武之地。要直接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是非常必要的緊迫的,但引導和扶持做大合法金融,特別是不能誤傷合法金融,則是長遠杜絕非法金融的法門。否則資金在貶值的預期下會慌不擇路。還有關于誤傷問題,合法金融特別是專業機構不扶持甚至誤傷,非法金融就有機可乘。

        陳楓觀點:專業協會與組織可在市場金融并購活動及創新活動的風險防控領域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律師協會及專業委員會在金融并購活動風險防控中可以發揮的作用:一是組織專業問題研討并將研討結果運用于實踐。以上海律協并購重組委為例, 每年對于收購兼并領域的專業研討都不下幾十場, 同時還會組織律師將研究成果形成文字材料。這些研討涉及新出臺并購領域法規(如證監會最新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規定)、并購領域廣受關注的重大事件和案件(如近期境外并購外匯管制下的對策、萬科寶能之爭等)。二是作為企業、服務機構和監管部門之間的溝通渠道。上海律協下設各專業委員會都有對口的行業主管機構(例如證券研究委員會對口證監會和交易所等),這些委員會與這些對口主管部門之間都保持了很好的溝通,通常會定期組織這些部門主管領導與律師和客戶的交流活動。在企業和服務機構遇到具備共性、難以解決的問題時, 這些專業協會和組織可以擔當合適的溝通渠道, 以便利企業和政府部門間的溝通。三是從爭議解決者轉變為風險防范者。眾所周知,金融并購活動一旦出現爭議、糾紛,其訴訟成本是非常之高的,包括經濟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等等。如果金融并購活動能夠在初期就讓律師等機構參與進來,協助把方案做完善、把各種細節考慮周到,將會大大減少后期出現爭議、糾紛的可能性。


        衛新觀點:并購金融活動中的私募基金風險非常值得關注。

        私募基金風險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風險。募集階段,風險有違規拆分,變相突破合格投資人的門檻;和P2P捆綁,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未在協會辦理管理人登記和產品備案等風險。投資階段,風險有缺乏健全的估值體系、缺乏專業的中介服務、缺乏完整的誠信體制(融資方偽造財務報表等資料)。退出階段,風險有現有體制,退出渠道較為單一;法律滯后,部分條款較難獲得法院支持(對賭);資產轉移,投資人權益難以維護。他提出私募基金中的風險防控更多體現在律師前期介入的重要性,建議進一步完善《合伙企業法》,發揮律師專業機構的作用,合理放開私募基金的設立等。

        錢瑾觀點:有效防范和處置非法金融活動,為依法合規的并購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作為地方金融管理部門,最關心的就是并購的錢從哪里來?并購的業務模式是否依法合規?是否有監管套利?并購資金投向是否涉嫌非法金融活動?監管部門的現實困惑和工作難點:一是中央與地方金融管理體制不順暢。中央層面以機構為主的分業監管還沒有完全轉向以機構+功能監管并重,地方金融管理體制也不健全。隱蔽性、突發性、涉眾性、傳染性強等特點,表面看風平浪靜,但如果防控不到位,爆發風險往往在一瞬間,容易引發大規模群訪事件。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穩中求進的基本原則,那么風險處置就要有藝術、講策略。發現風險苗頭不打早打小,小問題釀成大風險。但如果采取激進手段簡單關停轉、簡單刑事處罰又容易引發次生風險,所以工作尺度很難把握。當前跨領域、跨行業、跨市場的業務比較普遍,這也是為什么去年開展的互金整治工作中明確“穿透式監管”的基本原則。如果是自有資金、合法融入資金等從事并購業務我們是鼓勵的,但如果違法違規從公眾吸收的資金,那么就需要被嚴格監管,甚至于依法懲處。作為地方金融管理部門處置風險工作的第一線,實踐中大量從事金融業務的一般工商企業(非持牌機構,也有不少持牌機構)深入研究現行監管規則,特別是跨界業務很善于利用監管縫隙,形成監管套利。工作意見:一是強化頂層設計。《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證券法》的修訂都將開展。我們希望并購金融回歸金融本源,脫虛入實,真正為實體經濟服務,在化解產能、降杠桿、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提供服務。二是加強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我們發現內控制度還是比較重要的,尤其是投資者適當性審查,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與投資方向不匹配很容易在資金鏈斷裂時集聚大量風險。三是強化金融投資者(消費者)風險教育。金融投資者(消費者)風險教育不僅是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工作,也需要行業協會、專業中介服務機構、正規金融持牌機構等方方面面一同構建風險教育防線。


        參會人員與現場嘉賓積極互動交流,論壇在熱烈友好的氛圍中圓滿落幕。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