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0日下午,市律協調解業務研究委員會通過線上會議同步直播的形式舉辦了《關于我國主要調解形態現狀的調研報告》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發布活動暨“溝通的節奏”主題講座。本次活動由市律協調解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孫彬彬律師主持,本市300余名律師通過線上會議及觀看直播的形式參與了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分為三個部分。首先由市律協會長季諾律師致辭;之后由市律協調解業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鄧哲律師對白皮書的主要內容進行了介紹;最后,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我是演說家》冠軍、《奇葩說》辯手儲殷教授作為“溝通的節奏”主題講座主講人,就律師參與調解過程中的藝術和技巧進行了講授。
一 調解將成為爭議解決發展的前沿陣地
季諾會長表示,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結構與利益格局的巨大變化,調解將成為爭議解決發展的前沿陣地,并肯定了調解業務研究委員會的前期工作,向參與白皮書調研和寫作工作的律師表示感謝。季諾會長指出,市律協及調解業務研究委員會接下來需要研究解決包括準入、培訓、選聘、市場回報等在內的問題,并將這些問題作為重要工作,要打造上海爭議解決的服務品牌,打造上海調解員的重要品牌。
二 《關于我國主要調解形態現狀的調研報告》白皮書發布
隨后,鄧哲副主任進行了《關于我國主要調解形態現狀的調研報告》白皮書的發布,從調研背景、調研框架、問題與建議三個部分介紹了白皮書的內容。
目前,我國尚未對“大調解”機制實施現狀、各地調解形態、組織、活動、工作的開展情況等問題形成體系化的結論,缺乏普遍和統一的認識。市律協調解業務研究委員會《關于我國主要調解形態現狀的調研報告》白皮書即是對我國目前調解形態現狀的系統性梳理和匯總,將極大地幫助后續研究、建言獻策、建章立制等工作的開展。
除導言外,白皮書共分為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專門調解、司法調解、整合性調解、小結七個部分。
對于每一類調解形式,白皮書依如下結構進行了詳細闡述:主要特征、常見的組織形式和形態、案件來源、調解人員、調解流程、調解的效力和執行保障、調解費用、代表性組織、相關問題與建議。
以下為《關于我國主要調解形態現狀的調研報告》白皮書的主要內容摘要,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下載白皮書全文:
三 儲殷教授“溝通的節奏”主題講座
白皮書發布活動結束后,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我是演說家》冠軍、《奇葩說》辯手儲殷教授作為主講人,為本市律師帶來了“溝通的節奏”主題講座,就律師參與調解過程中的藝術和技巧進行了講授。
儲殷教授表示,調解工作是“擺平、理順”的工作,在調解過程中,需要明晰當事人的核心訴求、對溝通對象進行深入充分的調研、充分調動有利因素,并通過化解情緒等方式真正實現多方利益共識。
儲殷教授具有豐富的調解經驗,在講座中通過生動的案例、專業詳盡的講解向廣大聽眾傳授了調解的技巧與建議。儲殷教授強調,所有的溝通,都是有準備的溝通,都需要有鮮明的主題,需要從易到難,積小勝為大勝,并及時鞏固溝通的成果。
本次活動是市律協調解業務研究委員會首份大型研究成果的公開發布,該成果亦是目前我國針對調解制度現狀較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具有前沿性和參考價值,以期為本市調解制度的構建工作提供幫助。
市律協將繼續堅持研究先行,穩步提升專業領域研究水準,體現上海律師的高質量高水平,打響上海律師服務品牌,為整個行業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