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青年律師破解職業發展困惑、提升專業競爭力、搭建行業交流與資源對接平臺,2025年9月19日下午,由上海市虹口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指導,上海市律師協會虹口律師工作委員會、上海至合律師事務所、職得Legal聯合主辦的“律海新帆·破浪同行——第一屆青年律師成長力交流會”,在上海至合律師事務所成功舉辦。活動吸引上海市內多家律所的數十名青年律師、多所高校法學生及部分環滬地區青年律師齊聚一堂,大家暫別繁忙的辦案實務工作,圍繞青年律師成長路徑、職業發展方向與工作生活平衡等核心議題,開展深入探討與經驗交流。
上海至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黎卿律師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辭,對與會嘉賓及青年法律從業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強調,青年律師是律師行業發展的“生力軍”和“未來引擎”,其專業素養與職業成長直接關系行業長遠發展;同時孫黎卿律師也向青年律師們分享了律師執業與成長的經驗與感悟,為青年從業者提供實務指引。
主題分享環節,兩位律師結合行業趨勢與實務經驗,帶來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專題分享,為青年律師拓展業務視野、明確發展方向提供建議和幫助。
北京觀韜(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蔣則謝律師以《青年律師如何拓展“一帶一路”跨境法律服務》為題,開篇即以“‘一帶一路’法律市場是藍海還是紅海”為出發點,剖析當前法律服務市場的“內卷化”現狀,同時指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推進,跨境經貿活動持續增長,域外法律服務需求也呈上升趨勢,跨境投資合規、國際貿易爭議解決、跨境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均存在廣闊空間。基于此,蔣則謝律師建議青年律師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主動對接跨境業務場景,通過參與專項案件、學習國際規則逐步建立專業優勢,積極把握跨境法律服務領域機遇。
上海至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越律師圍繞《新經濟背景下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的需求與破局策略》主題展開分享。他首先結合自身職業經歷,分享其在法律領域從業的感悟與心得;隨后,王越律師就“獨立律師與團隊律師的職能差異”“AI是律師的時代紅利還是時代困境?”等問題分享了獨特見解。他認為,知識產權領域是青年律師建立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的理想賽道。只有將專業領域做到細分,才能在競爭中形成不可替代的專業標簽。
圓桌會談環節特邀上海蘭迪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莉律師、上海至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朱亮律師、上海至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丁雷律師、浩天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宋海新律師擔任與談嘉賓,圍繞“律師成長”“執業感悟”“多彩生活”三大議題,開展真誠、深入、多維度的交流研討。
針對律師成長議題,宋海新律師提出,撰寫專業內容是青年律師快速成長的有效路徑。通過撰寫案例分析、法律評論,既能總結辦案經驗、提升文書撰寫能力,又能向行業傳遞專業見解;加入新律師事務所時,優質的專業文章可作為“專業名片”,幫助其快速建立行業信任。同時,建議青年律師獨立執業前,需充分評估自身案源儲備、專業能力與風險承受力,優先選擇與自身業務方向匹配、支持青年律師成長的平臺。
圍繞律師的執業感悟議題,朱亮律師結合自身經驗分享:“獨立律師的案源核心在于‘口碑積累’,通過平臺獲取的案源占比有限,線下專業交流、熟人推薦是更可靠的途徑。關鍵在于把每一個小案件辦扎實,以靠譜的服務建立信任,通過‘小圈子深耕、小步慢跑’的方式,逐步積累客戶資源。”
談及“印象深刻的執業案例”,丁雷律師以自身在執業初期代理的一起專利案件為例,分享案件辦理過程中的思考與感悟。他總結道:“青年律師既要以專業能力把控案件細節,也要以成熟心態管理客戶預期,這是執業必備的雙重素養。”
圍繞“青年律師工作與生活平衡”議題,張莉律師結合自身經歷建議:“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找到主業和副業的結合點”。同時,她建議,青年律師應結合家庭支持力度綜合考慮婚育時間,無需給自己設定太大壓力和目標,關鍵是在不同階段明確核心優先級,避免過度焦慮。
圓桌會談環節意猶未盡,在提問互動環節,參會人員積極與嘉賓深入交流探討,在熱烈融洽的氛圍中,此次活動圓滿落下帷幕。
本次交流會不僅為青年律師提供了“獲取經驗、破解困惑”的實務平臺,更促進了虹口區乃至上海市青年法律從業者的聯結與共鳴。活動既傳遞了行業前輩對青年一代的關懷與期許,也展現了青年律師們積極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風貌。相信所有與會者將帶著本次交流的收獲與思考,在法律執業道路上穩步前行,共同為上海律師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生力量。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