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6日,市律協海事海商業務研究委員會
參加
在北京舉行的
“發展中國海事仲裁,共促海洋強國建設”圓桌會議。本次會議為紀念中國海仲成立60年系列活動之一,共邀請來自政府部門、最高院、仲裁界、學術界、企業界、律師界的領導和專家約近50人參會。
會議開幕式由中國海仲秘書長顧超主持。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海仲副主任盧鵬起為會議致開幕辭,他表示,海運是國際貿易貨物運輸的主要方式,為促進和保障海運事業發展,海運海商爭議解決機構應運而生,中國海仲的成立標志著新中國海事仲裁事業的揚帆起航。60年來,中國海仲不斷銳意進取,一步步成長為國際重要海事仲裁機構,為豐富我國和國際海事、商事仲裁的理論與實踐、保障國際航運與貿易發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海事仲裁事業正迎來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責任重大,發展空間廣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海仲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國際化發展、專業化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再整裝、再出發。
市律協海事海商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陳柚牧表示,律師作為海事職業共同體的一部分應當積極參與到中國海事仲裁的推廣工作中,幫助當事人審慎選擇公信力較強、服務質量高的仲裁機構。六十年來,中國海仲以公正高效的服務在業界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譽,是值得中國律師在涉外服務中廣泛推介的、最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中國仲裁機構。未來希望中國海仲能夠發揮行業示范效應,通過完善服務評價機制等舉措進一步提升品牌吸引力,優化中國海事仲裁的服務環境。
市律協海事海商業務研究委員會委員王國華表示,海事仲裁在未來發展中應體現當下現實需要和戰略定位,遵循點面結合的建設路徑:將中國海仲等本土仲裁機構打造為世界一流海事仲裁機構的同時,力爭使我國發展成為世界海事仲裁中心,從而實現中國海事仲裁國際公信力的全面提升。具體可采取的策略包括逐漸開放臨時仲裁,推進仲裁法律建設,營造良好的仲裁環境以及強化組織保障,注重人才培養,關注行業自律和機構自身建設等等。
本屆圓桌會議匯集海事職業共同體,集中探討了中國海事仲裁的發展路徑和創新思路,為推動建立與我國海洋強國地位相匹配的中國海事仲裁事業做出了積極努力。